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星空中的第五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68.我又被带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同样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宇宙。这次旅行经历了持续将近12小时不间断的状态变化。陪同我的是许多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我一路上便与他们交谈。我时而斜向上走,时而斜向下走,但始终朝右;在来世,右朝向南方。我只在两个地方看见灵人,在一个地方与他们交谈过。我在路上或旅程中能领略到主的天堂何等浩瀚,这天堂是为了天使和灵人。无人居住的地区也使我断定,它如此浩瀚,以致即便有成千上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和我们地球上一样多的人,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到永远,并且这空间永远填不满。我通过将它与围绕我们地球并专为它设计的天堂的面积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结论;相比之下,这个天堂的面积如此之小,以致它还不到无人居住的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内义
605.现在论述的主题是一个新教会的形成,该教会被称为“挪亚”。它的形成被描述为方舟,各种生物被接入方舟。但如通常的情形,在新教会兴起之前,教会成员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许多试探;这种情形被描绘为方舟漂起,在洪水中起伏并停住。水退了和接下来的许多细节则描述了最终,他变成一个真正的属灵人,得到释放。凡仅执守字义的人都无法看到这一切,主要原因是,所有这些细节都被连贯成一个历史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历史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风格,就是给予他们最大乐趣的风格,是这样:一切事物都隐藏在代表人物或体现在寓言中,并作为历史故事被交织在一起。这些历史越连贯,就越吸引这些人。因为在那些古老时代,人们不像现在那样倾向于记忆知识或已知事物,而是倾向于深邃的思想,其后代就是此处所提到的这类事物。这是古人的智慧。
10577.“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表神性真理和良善将被揭示给那些乐于接受的人。这从“恩待”和“怜悯”的含义清楚可知:“恩待”是指赋予属灵真理和良善,在此是指揭示它,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教会、敬拜和圣言的内在和外在;“怜悯”是指赋予属天的真理和良善,在此是指揭示它。之所以表示在那些乐于接受的人当中,是因为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内在事物只揭示那些乐于接受的人。
“恩待”之所以表示赋予属灵的真理和良善,“怜悯”表示赋予属天的真理和良善,是因为“恩典”论及信,“怜悯”论及爱;信之良善是属灵良善,爱之良善是属天良善。至于何为属灵良善,何为属天良善,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可参看9277节提到的地方。那些在主的属灵国度的人谈论恩典,而那些在主的属天国度的人谈论怜悯(598, 981, 5929节)。如果恩典和怜悯之间没有这种区别,经上就不会说“恩待”和“怜悯”。由于同样的原因,耶和华被称为“恩典和怜悯”(出埃及记34:6; 约珥书2:13; 诗篇103:8; 145:8)。以赛亚书:
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典给你们;必然自尊为高,好怜悯你们。(以赛亚书30:18)
由于属教会的一切事物都与两样事物有关,即爱和信,又由于怜悯属于爱,恩典以及真理属于信,故在圣言中,当向主祈求时,经上说“怜悯”和“恩典”,当描述主时,经上说“怜悯”和“真理”,如下列经文。诗篇:
你的怜悯常在我眼前,我也按你的真理而行。(诗篇26:3)
又:
耶和华啊,你的怜悯在于诸天;你的真理直达穹苍。(诗篇36:5)
又:
神从天上必差遣祂的怜悯和真理。你的怜悯伟大,高及诸天;你的真理达到穹苍。(诗篇57:3, 10)
又:
怜悯和真理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亲吻。(诗篇85:10)
又:
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怜悯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你的真理传与代代!因我曾说,你的怜悯必建立到永远,你必使你的真理坚立在天上。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怜悯和真理必立在你面前。(诗篇89:1-2, 14)
在这些经文中,“怜悯”表示爱;“真理”表示信。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